宋代福州第一个状元许将

日期:2021-11-15 16:17 来源:方志委
| | | |


许将(1037—1111年),字仲元。闽侯县人。北宋大臣。

神宗荐才

许将于宋仁宗景祐四年生于闽县一个官宦之家。少时随父母迁住福州罾浦巷(今河东街),后移琼河(今水部)。许将自幼喜爱福州东山秀丽风光,常在东山碧岩亭读书;25岁考中嘉祐八年(1063年)状元,是福州历史上宋朝的第一个状元。因其父许士安于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考中状元,其弟许恒于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考中状元,所以时人称其为“一门三状元”,并将他们后来居住的地方叫“状元境”,一直沿用至今。

许将历任签书昭庆军判官,明州通判等职。他的文章写得十分漂亮,欧阳修读他的赋,非常赞赏,认为前途不可限量。神宗令其召对,见才华出众,任为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熙宁四年(1071年),许将自太常丞,本应转为博士,却超前改任右正言。宰相王安石拟以李定、章惇直入舍人院,神宗说:“许将状元及第,已官右正言,为什么不令入院?”遂命许将直入舍人院,次日管理“流内铨”事。能由皇帝特命升官,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一时传为佳话。

1074年,许将又奉旨免试任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官。辽国派兵20万围逼代州,遣使要求朝廷割让代地,往年负责与辽国联络的使臣不敢前往处理国事,神宗命许将前往。许将先到枢密院详阅有关档案,心中有了第一手材料,及至辽国,先是轰动了当地老百姓,纷纷传说:“看南朝状元去!”于是万头攒动,不少人甚至跨上屋梁聚观,盛况空前。后来辽国安排与辽将比试箭术,许将一箭射中红心,令围观将士赞叹不已。当辽国大臣萧禧接待中提出割让代州之事,许将以满腹经纶,对答如流,他那有理有节的说词,令萧禧不敢强辩,顺利地解了代州之围。许将回朝后,神宗表扬他言语得体,不失大国体面,遂升他知宙官西院,直学士院,管尚书兵部事。

施政宽厚

“流内铨”是朝廷专设擢升人才(一品至九品)的衙门,原来参加铨选的人,先南曹,后考功,考核没有具体的条文规定,因此,从事这项工作的吏人可以从中操纵,选人又无法告诉长官。许将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认为这种现状应当改变,于是奏请皇帝撤消南曹,设公廨招待有意见上诉的人,使士子不再遇到刁难。

许将负责兵部事务中,发现河北保甲,陕西、河东弓箭社,福建、两湖枪仗手,虽有名册,但人数与入伍年月大多不一致,稽查很困难,他就逐一加以整理。元丰元年(1078年),许将升为翰林院学士起居舍人兼侍读,又暂代开封府,为同辈所忌,刚好遇到饶州进士虞番控告太学取士不公、事交开封府处理,此案涉及到一位太学上舍生,许将命拘生审问,该生又因礼部考期将近,许将奏请把上舍生无罪释放。虞蕃再控许将也曾荐人于直讲,神宗命御史蔡确、舒亶逮许将父子入府审问,3个月后才结案,许将以释放上舍生失职,降为郸州知府。

1081年,许将又以龙图阁待制起用,原拟任秦州知府,后改扬州,再改郓州。当年,正月元宵夜灯会,吏人捕为盗的人入狱,许将说:“这是绝其自新之路”,经教育后全部释放,自此民间无一人犯法,三狱皆空,人们传说:“自前太守王曾后五六十年,今日始再见狱空。”当时市民喜聚会批评政府设施,许将不加禁止,其风自息。

许将后被召为兵部侍郎,上疏条陈八事,他认为:“兵之事有三:曰禁兵,曰厢兵,日民兵。马之事有三:曰养马,曰市马、曰牧马。兵器之事有二:曰缮作,曰给用。”后来征讨西夏用兵,神宗派近臣向兵马的数字,许将立即具体上奏。次日,神宗问宰相,宰相却不能答。

三起三落

1085年,许将以龙图阁直学士,任成都知府。不久,神宗死。不满10岁的哲宗继位,大权落在反对变法的高太后(神宗母亲)手中。高太后起用保守派,罢青苗法,任司马光,吕公著为宰相。司马光与朝廷一帮人等是反对王安石的新法的,在神宗朝,两派的斗争就十分激烈,大多数朝臣卷入这场政治漩涡,许将却能超然面对,没有具体表示,所以历次政局变动,对他都没有影响。1088年,许将人为翰林院学士,翌年,任尚书左丞。有一次,朝廷拟用王文郁、姚兕领军,宰相吕大防建议拟由张利一、张守约以代。许将初与吕大防同议,以后又密奏张利一不可用。御史中丞苏辙等人连上奏章弹劾许将窥伺帝意,许被降为资政殿学士,先后任定州、扬州、大名知府。

1094年,朝廷复行新法,章惇为宰相,许将入为吏部尚书,又升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当时朝廷贬逐旧派诸人殆尽,甚至准备掘司马光的墓,哲宗就以此事征询许将意见,许将不同意;后又有大臣提议效汉、唐故事,大行杀戮,哲宗又问许将,许将奏答:“汉、唐虽有此事,但本朝尚未有此举,所以治道超过汉、唐。”哲宗皆纳其言。

不久,哲宗死,无子。宰相章惇议立简王,皇太后议立端王,许将与枢密院士曾布、尚书左丞蔡卞等赞成皇太后的意见,于是定立端王,是为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许将因拥立皇帝有功,晋级门下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因抚定鄯、廊州,复又收复河涅有功,转特进,凡居政府要地近十年。他60岁那天,皇帝还赐羊、酒等贺礼。

后来,奸臣蔡京门人,御史朱谔有意陷害,录其以往奏章,排比前后不一致的地方劾奏许将。许将又被降为资政殿大学士、河南知府,但御史再次接连劾奏,致许将再降为资政殿学士、大名知府加观文殿学士、奉国军节度使。

许将在大名,严守法制,凡见官吏礼节、服饰不合规定者皆严厉批评,使当时的臣官莫不遵守制服规定。他在大名六年,屡请退休,又召为祐神观使。政和初年(1111年)卒,享年75岁,葬福州东山。徽宗亲赐御书墓表曰:“两朝弼翊赞良臣文定许将之墓。”

子承父志

许将第八子许份(1079—1133年),字子大。幼年勤于学习,能文,深受父亲钟爱。及长,以父荫官右承务郎,管理国子监书库,因此得以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不精读,尤其熟悉宋朝典故。崇宁二年(1103年)登进士甲科,徽宗亲阅对策,十分赏识,特召见便殿。从此以后,甲科进士皆予召见,成为定例。

许将死后,许份形容憔悴,居住墓旁,手抄佛经。服满,曾上疏请朝廷依汉、唐旧例,录用皇族为官,被采纳,一月之中选用宗室20余人。许份任宗正卿7年,徽宗以其父拥立有功,升许份为徽猷阁待制,提举万寿观。不久,出任邓州知府兼荆西南路安抚使加朝奉大夫,封闽县开国子,皆为特殊恩典。

许份在邓州为官四年,有其乃父宽厚施政之风,经常深入了解民情,决定都由自己作主,讼案也没有积压,使滑吏无法操纵,人民不敢犯法,一路狱空80余县。有一年旱情严重,别地有饿死人满路,朝廷命许份救济,他事先准备好一切人民生活必需用品,并击鼓给粮食,亲往巡视饥民生活情况,这样过了10个月,共救饥民二万六千多人。他离任时,人民遮道泣留,后又立祠百花洲。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陷开封,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北去,许份奏请徽宗之子康王赵构用兵西北,不从。他见时局已不可挽回,遂回福州,住东山大乘寺。他对子弟们说:“我父亲在世,常嘱不要忘记故乡,我于今对得住先人了。”每逢春秋节日,许份率子弟上墓,遇见长辈皆致敬礼;亲友家中有婚丧大事,亦必亲自前往。

东山大乘寺系福州名胜,林泉幽美,许份居住寺中,常与李纲等名士作诗唱和。生前著有《文集》四十卷。绍兴三年(1133年)七月二十八日病卒僧舍,年55岁,朝廷赠金紫光禄大夫。他死之日,因在世时为人慷慨,喜助人急需,当官时交际繁多,公款不够开支就拿出私款补助,以致家无余财,令送葬之人唏嘘不已……李纲曾作二首诗挽悼他,诗云:“芬芳登桂籍,烜赫绍家声。持橐恩辉煌,分

符政术明。优优方膴仕,郁郁遽连城。庭户多兰玉,应无可恨情。”另一首云:“接武鸳鸯列,交承淮海州。平生钦德望,避地款风流。樽俎开幽抱,江山共胜游。那知生死隔,哀泪洗难收。”这两首诗形象地歌诵了许份的家世和个人的政治才干及表达李纲本人与他的友情。(黄安榕)

  (来源:《可爱的福州丛书之三 福州人杰》)

 

相关链接: